華茂聯運有限公司榮獲財政部關務署評鑑為113度第一類績優報關公司 專營港澳 大陸線 東南亞 日韓 歐美 紐澳 全球海空運物流及海運進出口報關 華盛報關有限公司榮獲基隆市政府第七十三屆績優營業人獎

航運消息

SHIPPING NEWS 航運新聞 2023/12/07 (以巴戰火赫伯羅德明年開徵戰爭風險附加費 / 寧波船舶運能規模突破1100萬載重噸 / 十月份我海空自貿港區貨物量翻升前十月轉正 / 陽明海運:附加費屬自主研議徵收 媒體未正確轉述 / 瑞典Q3貨櫃裝卸量逾21.5萬TEU 新高)

分享到

以巴戰火赫伯羅德明年開徵戰爭風險附加費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以巴戰火近兩月衝擊區域經貿航運,赫伯羅德(HL)宣佈明(2024)年起開徵戰爭風險附加費(WRS)。

據悉,赫伯羅德自2024年一月一日起,對往返以色列的貨物徵收戰爭風險附加費,WRS將適用於所有貨櫃和貨物類型。

赫伯羅德表示,對北歐或地中海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航線上的貨物,戰爭風險附加費將為40美元/TEU,其他地區往返以色列的貨物將按80美元/TEU收取戰爭風險附加費。

另據外電消息,本(十二)月三日已有三艘貨船在紅海南部曼德海峽附近遭到胡塞武裝襲擊,就連美國海軍卡尼號(USS CARNEY)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Burke Class)也遭到攻擊,在與以色列有關船舶航行鄰近地區均面臨風險,以色列國防軍則開始對加沙南部地區實施密集空襲並發動地面進攻。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寧波船舶運能規模突破1100萬載重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寧波船舶運能規模突破1100萬載重噸,據寧波航港部門稱,隨著浙江宏山船務公司”凱航之星”輪取得船舶營運證,寧波營運船舶運能規模首次突破1100萬載重噸。

截至上(十一)月底,寧波市營運船舶運能達1106.5萬載重噸,運能規模約佔浙江全省沿海總運能38%穩居全省首位。

寧波港航部門指出,為促進航運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航運企業紓困提質增效,寧波港航部門主動爭取行業扶持政策,寧波2021年至2022年連續推出航運業獎補政策,共爭取獎補資金七千萬元惠及企業60多家,並在今年五月,寧波航運業歷史上扶持力道最大的行業政策《寧波市促進航運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出爐。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寧波市港航部門開展政策宣貫和企業招引,同時優化辦證流程、加強企業服務,引導航運企業優化運能結構壯大船隊規模,今年以來共引進航運企業17家,淨增船舶運能70.7萬載重噸。尤其是在政策推出之後,運能投放速度明顯加快,六月至十一月新進駐企業15家,淨增運能59.7萬載重噸。在運能投入的帶動下,一至十月水路週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四點八個百分點,超過全省平均兩個百分點。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十月份我海空自貿港區貨物量翻升前十月轉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交通部統計,十月份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量翻升,前十月累計量由前三季的負成長轉正。

交部統計,我海空自貿港區貨量十月份以54.5萬噸達今年以來單月高峰,較前(九)月增加近五個百分點(+4.95%),比(111)年同月年增高達七成(+71.53%),前十月累計量以365.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41%,前三季則為5.38%負成長。

統計指出,台中港前十月貨量佔274.3萬噸比去年同期加增加4.4%,前三季則為3.46%負成長,中港自貿港區貨量佔總量的七成五(75.08%)居各港之首。其他各港貨量分別是高雄67.1萬噸(-14.57)、台北20.4萬噸(+28.91%)、桃園2.2萬噸(-16.26%),及基隆港雖僅四千噸但比去年同期大增43.69%。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陽明海運:附加費屬自主研議徵收 媒體未正確轉述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於四日舉辦二○二三年第四季法說會,會中針對近期巴拿馬運河乾旱事件因應措施作相對應說明,經外界報導後部分內容提及「聯盟正在研究收取附加費」,未正確轉述該公司法說會說明內容。

陽明海運說明,依歐盟競爭法及美國反托拉斯法等相關規定,聯盟成員間不能討論運價、附加費等敏感資訊,或交換此類敏感資訊,關於附加費收取,均屬該公司因應成本增加在提供客戶穩定服務前提下自主研議徵收,為避免造成誤解,就法說會內容澄清如下:

陽明海運表示,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 ACP)十月三十日公告,因乾旱影響持續,運河當局為維持目前通行水尺(十三點四一公尺),須採取下調運河每日船舶通行數量措施。而此一限制將有船期延誤風險。

陽明海運航線以維持穩定週班服務為目標,故就亞洲往返歐美等長水路航線,在考量巴拿馬運河通行限制下,因應措施將透過聯盟運作機制共同討論,包含增加船舶、繞行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以維持船期穩定。

就供應鏈遭遇不可控事件可能影響航線服務之狀況,陽明海運將自主研議相關應變措施對該公司成本造成影響後,透過附加費機制因應,相關費用將於公司內部研議後公布予客戶知悉。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瑞典Q3貨櫃裝卸量逾21.5萬TEU 新高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瑞典哥特堡(Gothenburg)APM碼頭發布,今(二○二三)年第三季有史以來最高的季貨櫃裝卸量,超過廿一萬五千TEU。

APM Terminals分析,由於通貨膨脹,瑞典克朗疲軟與家庭消費受限,進口減少是影響瑞典貿易的最重要因素。不過出口蓬勃發展,尤其是木材產品與基礎工業出口,高效、環保的物流解決方案在出口公司清單中名列前茅。

哥特堡港指出,哥特堡APM碼頭是全球少數幾個在這一年中貨櫃裝卸量有所成長的港口之一,今年第三季該港實現歷史上最高的TEU週轉量。

哥特堡APM碼頭營運經理Martin Karlsson強調,卡車週轉時間與船舶港停留是觀察重點,儘管貨櫃吞吐量異常高,但該港仍將卡車平均處理時間維持在三十分鐘以內,並按時為所有船舶與鐵路提供服務。另,他們還能滿足額外服務需求,也就是每週港口還有十五艘船舶停靠,創下紀錄。

他表示,透過實施高效的流程,並確保數量相當的員工、機器與起重機,才會史這樣的成果成為可能。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