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銷訂單 年減15.7%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二十)日發布八月外銷訂單統計結果,八月外銷訂單四六○·四億美元,較上月減少一六·九億美元或減三·五%,經季節調整後減一·八%。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八五·五億美元或減一五·七%,按新台幣計算減一○·八%。累計一至八月外銷訂單三六二三·三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八五八億美元或減一九·一%。(圖,經濟部提供)
統計處分析,未來雖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備貨需求逐漸增溫,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惟全球經濟仍受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恐影響外銷接單表現,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九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八月份增加之廠商家數占一五·八%,持平者占六一·三%,而減少者占二二·九%,按家數計算之動向指數為四六·五;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五二·九,預期九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八月份增加,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五四·五、五一·二及五○·一。
統計處分析,八月外銷訂單較上月減三·五%,主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加上供應鏈持續去化庫存所致。按貨品別觀察,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疲弱,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保守,致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分別年減一七·三%及一四·六%;光學器材受惠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上漲,年增二·五%,終止連十八個月負成長,惟背光模組接單減少,抵銷部分增幅。
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廠商對設備投資趨於保守,加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化學品、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一七·五%、一五·七%、一四·七%及一二·四%。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孟加拉吉大港進港船舶數減 每天多達3個貨櫃碼頭空置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由於抵達船舶數量減少,今(二○二三)年九月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每天都有多達三個貨櫃碼頭空置。
孟加拉吉大港港口靠泊報告顯示,這與正常時期的情況完全相反,該國主要海港過去經常面臨船舶堵塞,與外錨地大排長龍情況。
這項報告顯示,吉大港有十個貨櫃船專用碼頭與六個散裝貨船專用碼頭,在九月十八日有二個碼頭仍處於空置狀態,前一天則有三個碼頭處於空置狀態,而九月三日至十四日期間,平均有一至二個碼頭在不同日期保持空置狀態。
孟加拉船務代理協會(Bangladesh Shipping Agents Association,BSAA)主席阿里夫(Syed Mohammad Arif)表示,中小型企業家無法開立信用證,因為銀行在美元短缺情況下,不與他們合作,由於原料進口大幅下降,因此進港船舶數量減少。
阿里夫分析,由於美元緊縮,孟加拉政府不鼓勵進口任何奢侈品,同時採取嚴格措施,多數情況企業進口的商品遠遠少於實際需求,導致進口迅速下降,抵達船舶減少,連帶使出口貨物與匯款流入所帶來的外匯收入下降,該國外匯存底與二○二一年八月相比幾乎減少一半。
Saif Maritime Ltd.首席營運長賈希爾(Mohammed Abdullah Jahir)指出,抵達吉大港的船舶數量下降是由於貨物運輸中斷及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實施限制所造成的。
Jahir認為,俄烏戰爭正使全球經濟發展減緩,而孟加拉經濟成長步調,則因美元危機而趨於緩慢。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ONE十月啟動東亞/印尼KCI直航服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ONE(Ocean Network Express)將在下(十)月啟動東亞/印尼直航服務(KCI)。
ONE表示,這條韓中印尼新航線(KCI)28天往返航程,預計將提供從東亞到印尼的新的直接連接,靠港序為:釜山-青島-上海-寧波-雅加達-泗水-蛇口-廈門-釜山,KCI服務將於十月十日開始。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中遠海運名列2023上海百強企業前三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名列2023上海百強企業前三強,百強榜單顯示海運業營收增幅較大,淨利潤增加企業中,增速較快的是電商、海運、積體電路等企業。
一年一度的上海百強企業榜單出爐,中國寶武、上汽集團、中遠海運位列前三名,榜單顯示,上海百強企業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增長3.58%,首次突破十兆元大關達近10.5兆元;上海百強企業入圍門檻首次突破100億元營業收入的大關,第100名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03.4億元,比前年度升高15億元。
上海百強企業當中,電商、黑色冶金、積體電路、海運、建築等行業營業收入增長幅度較大,金融銀行業營業收入表現平穩,略有增長;航空運輸業營業收入持續下滑,惟觸底跡象明顯;房地產行業營業收入有所下滑,但經營穩健的上海萬科等公司繼續保持營業收入增長態勢。基本上,中國寶武、中遠海運、中建八局、美團、拼多多、中芯國際、華勤技術等行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較高,增長率在11%至38%之間。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今年船舶拆解速度仍緩慢去年跌至近15年最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克拉克森研究報告指出,今(2023)年船舶拆解速度仍然緩慢,截至目前報廢噸位僅有740萬載重噸,較前十年的平均數減少七成,與去(2022)年拆解速度相若,而去年船舶報廢量跌至近15年最低點。
克拉克森分析說,從某些方面來看,今年的拆解活動少的令人驚訝。拆船活動的放緩主要受印度次大陸的經濟和金融挑戰影響,在孟加拉拆船廠很難從銀行獲得進口廢船的信用狀,同時由於國內金融不穩定,巴基斯坦最近幾個月基本上沒有進入拆船市場。
另一方面,油輪市場收益強勁以及“影子”油輪船隊的增長導致油輪拆解活動異常低迷,今年僅有 七艘 一萬載重噸以上的油輪被拆解。儘管貨櫃航運市場已開始“正常化”,但租船市場表現目前仍高於疫情前水準,對二手船的剩餘需求也對拆船活動造成影響,與此同時,新環保法規的影響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導至拆船活動。
展望未來整體拆船量仍有望回升,其中貨櫃船板塊大量訂單(760 萬TEU)的交付預計將增加供應壓力,環保法規對船舶拆解的影響最終仍會顯現,特別是考慮到船隊的老齡化。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ONE十月中推出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NPI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ONE宣佈在其連接東北亞和巴基斯坦/印度的網路中增加一項新服務,將在下(十)月中推出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航線(NPI)。
ONE這項新服務將於十月19日由GSL Nicoletta輪開啟,據稱,新的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NPI)航線將為客戶提供新的直接連接和更短的運輸時間。
NPI新線靠港序為:青島-新港-釜山-巴生港-納瓦舍瓦(印度)-皮巴瓦夫(印度)-卡拉奇(巴基斯坦)-蒙德拉(印度)-可倫坡-巴生港-新加坡。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馬來西亞八月外貿大跌較去年同期衰退近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馬來西亞八月外貿額大跌,增長率創今年新低,馬來西亞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該國上(八)月出口值較去(2022)年同月減少18.6%,進口值較去年同月亦滑落21.2%,對外貿易總額較去年同期衰退近兩成(-19.8%),降幅均為今年以來單月最高。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表示,該國八月貿易資料大降主要是因為全球市場需求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統計顯示,馬來西亞今年八月出口值為1152億林吉特,進口值為979億林吉特,貿易順差為173億林吉特,較去年同月微幅增長0.1%。當月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產品出口值較去年都大幅下降,其中馬國重要農產品棕櫚油出口價格低迷,導致該國八月農產品出口值較去年同月遽降27.1%。
統計顯示,自今年三月以來,馬來西亞單月各項貿易持續負成,累計今年前八個月對外貿易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7.6%,出口與進口值和貿易順差較去年同期均呈下滑。按其外貿國家來直,今年前八個月仍以中國大陸維持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和美國分居二、三。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