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聯運有限公司榮獲財政部關務署評鑑為113度第一類績優報關公司 專營港澳 大陸線 東南亞 日韓 歐美 紐澳 全球海空運物流及海運進出口報關 華盛報關有限公司榮獲基隆市政府第七十三屆績優營業人獎

航運消息

SHIPPING NEWS 航運新聞2023/09/06 (我民航機場貨運量整體下滑前七月降幅達兩成 / 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經濟逆風中續揚 上半年產值成長7.0% / 我民航機場七月份旅客量達500萬人次創疫情單月高峰 / 深圳港前七月貨物量1.6億噸增近百分之五 / 赫伯羅德競購HMM引發外資所有權意見分歧 / 政經影響漢堡港上半年櫃量380萬TEU減近12%)

分享到

我民航機場貨運量整體下滑前七月降幅達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我民航機場貨運量整體下滑,前七個月降幅達兩成,國際航線與兩岸航線貨量均比去(111)年同期減少兩成三。

交通部統計,今年一至七月我機場貨運量累計125.8488萬噸,比去年同期續降21.22%,其中以轉口貨佔61.65萬噸居多,比去年同期減少19.18%,其次是國際航線54.22萬噸減少23.63%,兩岸航線82646噸亦減23.08%,國內線17067噸略降千分之七。

統計指出,排名第一的桃園國際機前七月為120.65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21.69%,高雄機場22829噸減少18.57%,松山機場18867噸則比去年同期回升一點一七個百分點。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經濟逆風中續揚 上半年產值成長7.0%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今(112)年在缺料問題逐步緩解,加上多家車廠續推新車刺激買氣,挹注生產量能,上半年產值2,471億元,年增7.0%,續呈正成長,其中以汽車製造業成長16.2%貢獻最大。

經濟部說明,110-111年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迭創新高:依據我國行業統計分類,汽車及其零件業細分為汽車、車體及汽車零件製造等3個細類,其中我國以汽車及汽車零件製造為主,111年產值分占42.7%及55.9%,車體製造僅占1.4%。觀察汽車及其零件業近年產值變化,109年COVID-19疫情引發鎖國封城效應,導致以歐美為主要市場之車用零件需求急凍,產值降至4,057億元,年減2.4%;隨歐美陸續解封,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回溫,加上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貼政策延續,維繫車市買氣,帶動110年產值回升至4,670億元,創歷年新高,成長15.1%;111年雖缺料問題影響部分產出,惟海外汽車零件需求持續熱絡,推升產值達4,874億元,續創新高紀錄,年增4.4%。

112年上半年我國汽車製造業中以轎車及貨車成長逾3成最為顯著:我國汽車製造業多與國外母廠合作,取得國外母廠技術授權及關鍵零組件在國內組裝生產,主供內銷市場。111年產值2,083億元,年增2.2%,連續3年正成長,內銷占比近9成;112年上半年產值1,117億元,續增16.2%。

主要產品產值變動情形如下:轎車:110-111年雖受零件短缺及貨運塞港問題干擾,但受惠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貼政策,及政府為節能減碳,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輛,推動電動車輛免徵貨物稅政策,帶動國內油電車需求動能,致111年產值達1,051億元(占汽車業50.5%),年增3.9%,連續4年正成長。隨零件短缺問題緩解,加上多款新車上市,激勵市場買氣,112年上半年產值616億元,續增30.3%。

貨車:110年9月六期環保法規上路,業者推出新款大型貨車刺激需求且單價提高,加上業者由代客加工轉為自行生產,推升111年產值達423億元(占汽車業20.3%),年增14.9%,連續2年正成長。112年上半年延續成長態勢,大幅成長37.6%。

客貨兩用車:受零件短缺之衝擊,111年產值323億元(占汽車業15.5%),年減17.8%。隨缺料問題緩解,疫後商旅人士恢復活動,加上新款廂型車上市,需求動能回溫,112年上半年產值171億元,年增4.4%。

大型客車:受惠政府推動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計畫,帶動國內電動大型客車產量增加,111年產值76億元(占汽車業3.6%),年增21.4%,連續2年呈大幅成長。惟在比較基期偏高下,112年上半年轉呈年減30.4%。

連續10年汽車零件業產值超越整車:我國汽車零件以出口為導向,並以國外售後維修市場為主力,因具優良設計與製造能力,以及彈性化、少量多樣之生產優勢,品質通過各國多方認證,深具國際競爭力,產值自102年起連續10年超越汽車製造業。110年因全球車用晶片短缺,新車供應吃緊,使得以售後維修市場為主的本國汽車零件業受益,外銷接單大量成長,產值年增17.1%,111年續增5.8%,連續2年正成長。惟112年受全球景氣不佳影響,歐美客戶庫存調整速度不一,致上半年產值1,322億元,增幅縮小至0.3%。

汽車零件業111年出口續創新高:我國汽車零件直接外銷占比自105年超過5成後,111年達56.7%為歷年新高。觀察汽車零件出口表現,111年出口值75億美元,連續2年創新高,年增15.5%。惟112年1-7月因歐美客戶端進行庫存去化,出口值降低至36億美元,轉呈年減28.1%。按出口地區觀察,美國為我國汽車零件最大出口市場,112年1-7月出口值19億美元,占整體出口值52.2%,歐洲為第2大出口市場,出口值6億美元,占17.3%,另亞洲市場以出口日本為最多,出口值2億美元,占5.0%。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我民航機場七月份旅客量達500萬人次創疫情單月高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今年我民航機場旅客量隨著國境解封大幅翻升,其中七月份旅客量超過五百萬人次,創疫情以來單月高峰。

交部統計指出,我民航機場旅客量由今年初的三百萬人次遞增至七月份的五百萬人次,相較去(111)年各月不超過兩百萬人次明顯爆增,累計今年前七個月已達2798萬人次,年增率335.79%,預估至上(八)月份將超過三千萬人次。

統計分析,按航線比較,前七月國際航線旅客量佔196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幅高達1863.26%,其次是國內航線66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6.56%,兩岸航線160萬人次亦較去年同期增加八點八倍(+882.09%)。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深圳港前七月貨物量1.6億噸增近百分之五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深圳港貨櫃業績不佳,惟就其整體港口貨物量仍為正成長。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今年一至七月深圳港貨物量為1.615億噸,比去(2022)年同期仍增近五個百分點(+4.57%),隨著疫情解禁,深圳港口旅客量呈現翻轉,前七月已達268.28萬人次,年增率340.53%。

機場客貨運方面,前七月旅客量達2908.2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呈現倍增加(+145.51%),七月份單月旅客量為471.84萬人次增幅達92.31%,但機場貨郵量87.29萬噸較去年同期略減千分之四點九,七月份單月為13.16萬噸比去年同月增加三點三八個百分點。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赫伯羅德競購HMM引發外資所有權意見分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赫伯羅德(Hapag-Lloyd)入圍競標HMM管理權是否有望達成併購?

據韓國本地消息,赫伯羅德競購HMM引發其外資所有權意見分歧,甚至傳出赫伯羅德已被排除在HMM的收購候選公司名單之外。

消息指出,韓國航運業人士稱,若將 HMM 出售給海外公司將招致負面輿論,而且將國家航運公司交給外國公司也會存在風險,因韓國的進出口很大一部分依賴於航運。儘管韓國國內反對將HMM出售給赫伯羅德呼聲很大,但赫伯羅德被踢出候選名單同樣將引起HMM部分股東異議,這些股東的普遍觀點是赫伯羅德的財務實力和業務能力均優於韓國本國業者,因此應由全球五大貨櫃船公司之一的赫伯羅德收購 HMM。

部分股東認為,產業銀行和KOBC的決定損害了HMM的股東持股價值,股東預計,如果HMM被赫伯羅德收購,隨著協同效應股票股息將會增加。但產業銀行擔心,如果將韓國最大的海運企業出售給外國企業,可能會削弱國內海運產業競爭力,並導致資金外流,因此產業銀行傾向於國內買家。

據瞭解,初步投標的評估完成後進入了第二輪競標,隨後將選出一名優先競標者,預計將於今年底完成出售。在此之前,HMM管理權出售的初步招標入圍參與競標的四家公司分別為韓國國內公司LX International、Dongwon Industries、Harim-JK Partners財團及德國赫伯羅德。惟赫伯羅德入圍初步招標消息傳出即遭到部分韓國航運界,韓國海洋產業聯合會和釜山港發展委員會聲明表示,若HMM出售給赫伯羅德將導致韓國貨櫃航運、碼頭資產以及幾十年來積累的航運物流技術外流。名為“熱愛釜山港的公民團體”韓國民間團體也反對將HMM出售給外資,聲稱這是韓國航運的最後堡壘,韓國是航運大國,海運收入支撐著國家的海洋事業,重要產業尤其是與國防密切相關將其出售給外國資本無異於讓國家破產。

另一方面,若無法產生合適買家,HMM的出售案可能會暫停,在其出售公告中即稱,會根據賣方的情況取消或改變。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政經影響漢堡港上半年櫃量380萬TEU減近12%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國漢堡港行銷協會公布今年上半年德國最大港口漢堡港業績,該港貨櫃量為380萬TEU比去(2022)年同期減少近一成二(-11.7%)。

漢堡港行銷協會表示,歐洲尤其是德國經濟形勢以及地緣政治條件繼續對漢堡港貨量造成影響,惟今年上半年漢堡港在散裝貨量方面仍取得7.7%的增長達1900萬噸,雜貨量為3920萬噸則比去年同期下滑11.1%,整體海運貨物量5820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百分之六(-5.8%)。

以貨櫃量結構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國大陸以110萬TEU穩居漢堡港十大貿易夥伴之首,來自美國的貨櫃量佔31.3萬TEU增長7.4%居次,加拿大櫃量9.5萬TEU增長6.7%。中美洲櫃量以10.8萬TEU增長6.3%。未來幾年,

據稱,隨著漢堡港日益向能源樞紐轉型,預計這些航線的吞吐量將進一步增長,特別是在不確定性和全球動盪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其目標是與廣泛的夥伴國家建立密切的貿易關係。總體而言,漢堡港行銷協會目前仍不敢對2023年漢堡港業績做出預測,充滿挑戰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條件不允許港方做出具體預測,但認為至少第二季的積極趨勢將持續。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