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7個月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782萬4546TEU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2023/08/28
根據交通部發布,我國今(一一二)一至七月「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總計為七百八十二萬四千五百四十六TEU,與去年同期總計八百八十三萬三千三百八十四TEU相比,減少十一點四二%。
我國一一二年前七個月,四個「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分別統計如下:一、基隆港:八十七萬三千七百五十六TEU(較去年同期減少九點零四%);二、高雄港:五百零二萬九千六百六十九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二點一六%);三、臺中港:九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八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六點一五%);四、臺北港:一百萬八千二百六十一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四點七六%)。歸納今年前七個月,臺灣四個「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皆為負成長。
至於一一二年七月我國四個「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總計為一百零九萬零八百四十四TEU,較去年同月一百三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八TEU,減少十六點五七%。
我國一一二年七月各「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分別統計如下:一、基隆港:十三萬一千五百九十二TEU(較去年同月減少十三點七一%);二、高雄港:六十八萬九千九百六十一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十八點二八%);三、臺中港:十三萬三千一百一十五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十三點二九%);四、臺北港:十三萬六千零九十六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十三點三四%)。歸納一一二年七月臺灣四個「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四港為負成長。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黑海船舶保費再漲 每航次成本增20萬美元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3/08/28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貿易商表示,保險公司已通知在俄羅斯黑海港口營運的船舶承租人,將增加「戰爭風險保險費」的額外費用。
消息指出,俄烏戰爭去年爆發後,油輪的普通保險費用中增加戰爭風險保險費,自七月中旬黑海糧食協議破裂以後,俄羅斯與烏克蘭黑海港口地區的軍事行動不斷升級,近期俄羅斯更報告其黑海港口遭到數次襲擊。
貿易商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黑海港口的石油裝載量並未受到襲擊所影響,但風險正逐漸增加中,戰爭風險保險費已從貨物成本的一%,提高到一點二%至一點二五%,以俄羅斯石油運往印度,每艘蘇伊士型油輪(可運載十二萬至二十萬噸石油)每航次成本將增加二十萬美元,保險費上漲代表保險費總成本接近一百萬美元。
分析師表示,自去二○二二年二月俄烏戰爭爆發以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成本因受到制裁而飆升。在俄羅斯供應與制裁危機最嚴重的時期,俄羅斯公司為每艘油輪支付高達二千萬美元的保險運及貨運費用,占每批貨物價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貿易商坦言,與其他國家相較,來自俄羅斯的貨物風險更高,目前的最新情勢,為保險公司提供充分理由,提高俄羅斯黑海港口內所有業務價格。
至於穀物貿易商對穀物運輸安全表示憂,油輪戰爭風險保險費的上升,也顯示此種氛圍已擴大到更廣泛的航運市場。黑海新羅西斯克及裏海輸油管道(CPC)碼頭的原油總裝載量約占全球供應量的二%,俄羅斯黑海港口每年成品油出口量約為四百萬噸。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1-7月我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136萬2643TEU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2023/08/28
根據交通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今(一一二)年前七個月臺灣各商港「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總計一百三十六萬二千六百四十三TEU,比去年同期一百五十五萬八千一百八十TEU,減少十二點五五%。
交通部統計,我國一一二年一至七月「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各港口統計分別如下:一、基隆港:三十四萬五千零六十五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點八%);二、高雄港:六十四萬七千六百二十六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點二三%);三、臺中港:二十七萬七千四百四十七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九點零五%);四、臺北港:九萬二千五百零五TEU(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三點七三%)。歸納今年前七個月臺灣四商港兩岸直航櫃量,四港皆為負成長。
至於我國一一二年七月「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總計二十萬二千五百三十九TEU,較去年同月二十三萬三千六百一十三TEU,減少十三點三%。
一一二年七月「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我國四個國際商港分別統計如下:一、基隆港:五萬一千七百六十九TEU(比去年同月減少二十點三三%);二、高雄港:九萬九千二百一十五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四點一六%);三、臺中港:三萬九千二百四十八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十八點六%);四、臺北港:一萬二千三百零八TEU(比去年同月減少廿七點一五%)。歸納今年七月臺灣四商港兩岸直航貨櫃量,四港皆為負成長。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美休斯頓港7月貨櫃量 創新高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今(二○二三)年七月美國休斯頓港(Houston)貨櫃裝卸量是歷年七月有記錄以來最高水準,七月總計處理三十四萬四千一百六十三TEU,比去(二○二二)年七月增加五%,今年初至今,休斯頓港碼頭總計處理二百二十萬二千五百三十八TEU,僅較去年創紀錄的裝卸量減少一%。
這項統計顯示,休斯頓港今年七月進口裝載量為十六萬六千一百五十一TEU,較去年七月成長四%;裝載出口量成長十五%,達到十一萬七千六百五十二TEU,今年至今為止出口量較去年成長十二%,這主要是由於對樹脂的強勁需求。整體而言,休斯頓港的貨櫃運輸維持平衡,今年截至目前為止,進口量為五十一%,出口量為四十九%。
最近休斯頓港在貝波特貨櫃碼頭(Bayport Container Terminal)接收三台新的船到岸(STS)起重機,作為在該地增設碼頭的擴建計畫的一部分,此次碼頭改造將滿足未來需求,提高整體效率與容量,使進口商與出口商受益,這些起重機將為一萬五千TEU大小的船舶提供服務,預計將於明(二○二四)年竣工。
休斯頓港執行董事Roger Guenther說明,休斯頓船舶航道擴建項目,是整體策略計畫的一部分,主要在促進貨物流動順暢,創造新的高薪就業機會,並帶動區域整體繁榮,及航運市場蓬勃發展,不管是現在與未來休斯頓港都處在有利位置。
截至今年七月底休斯頓港所有碼頭總噸位下降三%,今年七月鋼材產量較去年同月下降五%,總量為四十五萬一千一百九十三噸,與 二○二二年同期相比,今年至今為止汽車進口量成長五十六%。
休斯頓港是美國第五大貨櫃港,是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坐落於美國第一大航道休斯頓航道沿岸。今年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一日航運業領袖將齊聚休斯頓,參加由休斯頓港贊助的第二屆年度休斯敦國際海事會議(HIMC),HIMC與會者將就海運承運人聯盟、碼頭流動性、化學品、樹脂、散雜貨與貨物、技術、可持續性等主題進行交流與小組討論。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全球七大貨櫃航商市場運能爭霸朝夕瞬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Alphaliner截至本(八)月24日最新統計數據,總部位於新加坡的Ocean Network Express(ONE)在全球貨櫃船公司運能排名領先我長榮海運公司奪得第六,惟若以後期來看,長榮訂單量遠過ONE,甚且可能超過目前排名第五的赫伯羅德(Hapag-Lloyd),市場爭霸朝夕瞬變。
值得觀察的是,最近傳出赫伯羅德成為韓國HMM潛在買主之一,假若HMM被赫伯羅德收購成為事實,赫伯羅德除將確保其目前的第五大排名,並將挑戰位居第四的中遠海運集團(COSCO。
Alphaliner統計指出,本月24日止,ONE貨櫃船隊運能以217艘、運能168.189萬TEU,稍高於長榮的213艘、運能167.36萬TEU,但以新造船訂單量來看,長榮高達72艘、84.065萬TEU,明顯超過ONE訂單量37艘、47.15萬TEU。
目前前五大貨櫃船公司運能排名依序是:地中海航運(MSC,776艘、523.645萬TEU)、麥司克(686艘、415.077萬TEU)、達飛海運(CMA CGM,628艘、351.24萬TEU)、中遠海運(466艘、294.55萬TEU)、赫伯羅德(258艘、187.858萬TEU),至於排名第八的HMM船隊規模為71艘、79.03萬TEU。
另一方面,船隊規模與排名第二麥司克接近的達飛目前訂單量亦高達116艘、120.659萬TEU,僅次於運能與訂單量均居首的MSC,目前麥司克訂單量僅為33艘、運能41萬TEU,達飛有望取代麥司克躍居全球第二大貨櫃船公司。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安布港上半年貨物量下滑汽車運輸與冷藏櫃量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Port of Antwerp-Bruges)今年上半年整體貨物量下滑,但在汽車運輸量與冷藏貨櫃量呈現兩位數成長。
安布港口統計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安特衛普-布魯日港總貨物量為1.39億噸,比去(2022)年同期減少5.5%,其中貨櫃貨佔6950萬噸減少5.9%,以TEU計則以640萬TEU亦降5.2%。 儘管全球經濟形勢導致貨櫃運輸需求下降,其他貨運流動情況憂喜參半。
統計分析,安布港乾散貨板塊760萬噸減少12.9%,液體散貨4580萬噸下滑 3.2%,滾裝貨物量 1090萬噸小幅成長千分之一,而汽車運量達 180 萬輛較 2022 年增長 15%。與貨櫃量整體下滑態勢相較,冷藏貨櫃量上半年增長達一成(+10.6%),冷藏貨櫃貨主要是香蕉、奇異果、鳳梨、甜瓜、柑橘類水果、荔枝等,安特衛普-布魯日港亦成為歐洲重要的水果港口。上 半年靠港船舶仍達一萬艘次(10188艘次),但比去年同期減少2.8%。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中共海關總署公告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總署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發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中共海關總署公告指出,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八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中共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表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於本(八)月24日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中國海關高度關注日方此舉對日本輸華食品農產品帶來的放射性污染風險。為防範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海關總署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在嚴格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對從日本進口食品採取了強化監管措施。海關總署將持續關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況,視情動態調整有關監管措施,防範核污染水排海對我國民健康、食品安全帶來的風險。
據瞭解,針對福島核污染水被正式排入大海,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表示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場,沒有絲毫改變。該機構還表示,核污染水入海正加劇日本全國漁業人員的不安情緒,並稱“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讓漁民)放心地進行漁業生產”。在此之前,日本政府曾於2015年向福島漁業人員保證,在未獲相關人員理解前,不會進行核污染水排海行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本月21日與全漁聯會面,就福島核污染水的安全問題進行說明。不過,全漁聯會長阪本雅信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政府)在沒有取得漁業工作者和國民理解的情況下排汙入海”,並強調此事難以避免福島等地的漁業聲譽受到影響。
按計劃,2023年內總共將分四次排出3.12萬噸核污染水,首批計畫排出約7800噸,自本月24日連續排放17天。要把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完,預計會花費卅至40年的時間。
另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資料顯示,美國是上半年減少進口日本農林水產最多國家,主要減少的三種食品主產地均處於核污染水排放影響區域。美國國務院曾在2021年九月撤銷對日本食品進口的限制,並支持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然而今年開始,美國減少了日本農林水產的進口。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香港今年貨櫃量恐將跌破一千五百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香港海運港口局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貨櫃量比去(2022)年同期呈現兩位數負成長,並在六月份呈現年來單月最高降幅,假若下半年未能獲得改善,今年貨櫃量恐將跌破一千五百萬TEU。
數據顯示,香港櫃量在2018年跌破兩千萬TEU,其後四年一路走跌,去年已跌破一千七百萬TEU降至1668.5萬TEU,今年上半年僅以713.3萬TEU較去年同期再降十五點四個百分點,按其半年櫃量估算,今年全年恐將下探一千五百萬TEU指標。
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除二月份略升千分之七,其他各月均為負成長,尤以六月份單月櫃量121.1萬TEU,較去年同月減少23.7%降幅最大。其中葵青貨櫃碼頭佔551.9萬TEU比去年同期減少17.6%,下半年若無起色將在去年未達一千三百萬TEU基礎上再下探,中流及內河運輸作業量161.4萬TEU亦減少近七個百分點(-6.9%)。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