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強勁復甦 民航局:國際航空貨運仍看重台灣市場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2023/08/21
航空業強勁復甦,臺北飛航情報區航行量最高航路排名,仍由東南亞及香港北上經該區前往日本與北美之M750航路居冠,第二名為往來韓國與東南亞間之Q11航路,第三名則為北美與日本南下經本區前往香港或延伸至東南亞之A1航路。交通部民航局指出,該排名與疫情前相同,疫情期間也沒有變動,可見疫情造成的影響主要為航班減少,業界並未因此調整航網分布及牽動後續航路變動。
民航局指出,飛航服務費收入主要來源,仍為國籍航空公司,前兩名仍為華航與長榮,甫成立即遭遇疫情衝擊的星宇航空因疫後旅運復甦、出國旅遊人數強勁成長等因素,躍升至第三名;以貨運為主之聯邦快遞(Fedex)排名提升至第七,優比速(UPS)也進入榜單排名第九,顯示國際航空貨運對台灣市場仍極為看重。
航班、航行量隨著各國疫後陸續解封已大幅增加,根據民航局統計,今年一至七月過境航路服務費收入已有一○·四億元,超過二○二○、二○二一各年的全年收入,為二○一九年同期收入之七五%;飛航服務費也因桃園機場客運需求加溫,收入八·九億元,已恢復至二○一九年同期的八○%。
隨著亞洲各國去年下半年陸續解除邊境管制,航空旅運需求強勁復甦,位處東亞空運樞紐的臺北飛航情報區航管相關服務費明顯回升,民航局統計,今年一至七月「過境航路服務費」收入已逾十億元,為疫情前同期七五%,全年收入可望達十八億元。
民航局分析,與疫情前相較,今年一至七月過境航路服務費收入排行前十名航空公司中,前三名依序仍為國泰航空、大韓航空與濟州航空,疫情前排名第十名的越捷航空則大幅躍升至第四名,而原來在十名外的德威航空也上升至第七名;前十名中的低成本航空由原本的四席增加至五席,解封後的高票價對旅客消費選擇,似有一定程度影響。
二○二○年初爆發疫情,各國被迫均採取嚴格的邊境管制,全球空運航班因此銳減,民航局向入境台灣航班收取的「飛航服務費」及向通過臺北飛航情報區的過境航班收取的過境航路服務費都大幅衰退,尤以過境航路服務費衰退最為嚴重,疫情最嚴重的二○二一年,全年收入相較疫情前二○一九年衰退七三%;飛航服務費則因台灣有貨運航班支撐,衰退約四○%。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MSC調整遠東至美國航線港口輪換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3/08/21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決定改變其連接遠東與美國的桑塔納航線(Santana service)的港口轉換。
更改後的服務港口掛靠如下:
泰國林查班港(Laem Chabang)―越南頭頓港(Vung Tau)―中國大陸寧波(Ningbo)―中國大陸上海(Shanghai)―韓國釜山(Busan)―墨西哥曼薩尼約(Manzanillo)―巴拿馬克里斯托瓦爾(Cristobal)―多明尼加共和國考塞多(Caucedo)―美國紐約( New York)―美國諾福克(Nor-folk)。
此一服務調整將由二○一二年所建造的貨櫃船「MSC Vega」輪開始生效,該船貨櫃運能為一萬三千一百TEU,懸掛賴比瑞亞國旗。
地中海航運公司表示,他們不斷努力滿足航運市場需求與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運輸時間。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船員換班、入境菲律賓 不再需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3/08/21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菲律賓衛生部表示,目前所有抵達菲律賓的國際旅客現在都可以入境,國際旅客不再需要出示二○一九COVID-19疫苗接種狀況及證明。
菲律賓衛生部(DOH)與檢疫局為出入境旅客提供最新的疫苗證書指南,並表示不論疫苗接種情況如何,所有抵達的國際旅客都會被接受入境,但疫苗接種要求,取決於離境國際旅客的目的地國家或地區。
菲律賓衛生部強烈建議,旅行者檢查自己要前往的國家要求。因為對海外菲律賓工人與船員,黃熱病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國際預防接種證書的簽發,取決於機構或公司的要求。
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結束COVID-19為全球衛生緊急狀態兩個月,菲律賓七月廿二日解除因COVID-19所導致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巴拿馬運河限制通行船數量大排長龍海運費大漲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外電消息,巴拿馬運河受乾旱影響持續限制通行船隻數量,不但使得等待船舶大排長龍,海運費亦呈現大漲
消息指出,據統計,巴拿馬運河排隊船舶數量多達264艘,可通行船數量減少,運河擁堵加劇使得海運費上漲36%,船公司開始徵收附加費,顯現氣候危機對全球商業和貿易的影響。等待通過運河的船舶較去年同期增加16%,連帶大型郵輪平均等待時間從十天拉長至十八天。
市場分析平臺Xeneta數據顯示,六月底以來自中國大陸經巴拿馬運河運往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40呎貨櫃運費均價上漲36%達2400美元。上海航交所本(八)月11日發佈的SCFI指數續漲4.22點至1043.54點。其中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續漲15美元至2017美元,週漲幅0.74%,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則續漲58美元至3071美元,週漲1.92%。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新加坡港櫃量連續五個月回升前七月增3.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排名世界第一的上海港七月份貨櫃量上揚,排名居次的新加坡港櫃量當月櫃量亦走高!
新加坡港航局(MPA)統計,星港七月份櫃量達343.13萬TEU,較去(2022)年同月成長4.4%,呈現今年以來連續五個月櫃量回升,累計今年一至七月櫃量為2246.06萬TEU,比去年同期年增百分之三點五。
統計指出,今年前七個月星港貨物量總計3.42億噸,比去年同期小幅回升千分之七,其中貨櫃貨佔2.02億噸比去年同期略減一點一個百分點,油運量佔1.11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七,兩項佔比分別是59.1%與32.6%。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上海港回穩七月份櫃量走高前七月增百分之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港務集團(SIPG)所作統計,上海港上(七)月份貨櫃量走高,係以420.1萬TEU達今年單月最高櫃量,但比去(2022)年同月的430.3萬TEU歷史高峰減少2.4%,累計今年一至七月櫃量為2793.8萬TEU,比去年同期仍增四個百分點。
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上海港櫃量尚因疫情較去年同期呈現負成長,第二季逐月轉正,呈現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逐漸回穩態勢。
另訊,2023年上海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今年十一月五至十日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該項活動由中共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據稱CIIE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承辦,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貿易和反正會議合作單位。
2023年上海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CIIE展品範圍包括:
貨物貿易-板塊設智慧及高端裝備、消費電子及家電、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汽車、食品及農產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
服務貿易-板塊設新興技術、服務外包、創意設計、文化教育、旅遊服務等
2023年上海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CIIE-展館資訊。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場館面積:500000平方米,展館地址:中國-上海-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崧澤大道333號。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法蘭克福機場貨運量七月份呈現疫後首見增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法蘭克福機場報告指出,該機場貨運量在上(七)月份以16.45萬噸,比去(2022)年年同月增長2.3%,係法蘭克福自2021年十二月以迄十九個月來首次呈現貨量增長。
據稱,該機場去年七月由於員工短缺和疫情後需求迅速增加,機場遭受了一系列客運和貨運航班取消的打擊。其中漢莎航空貨運公司(Lufthansa Cargo)將部分航班改至慕尼黑,並對某些類型的貨物實施禁運。該機場貨量亦低於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水準,2019年七月法蘭克福機場貨量為17.86萬噸。
據統計,法蘭克福機場今年前七個月貨運量為110萬噸,比去年同期仍衰退8.4%。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傳統旺季/巴拿馬運河塞船SCFI指數連續三週上漲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顯示,貨櫃船運市場進入今年第三季傳統旺季復加巴拿馬運河塞船因素,SCFI運價指數呈現連續三週上漲。
上海航交所發布至本(八)月11日SCFI指數續漲4.22點至1043.54點,報告指出,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漲15美元至2017美元,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續漲58美元至3071美元,惟歐洲線運價每TEU運價續跌21美元至926美元,地中海線運價轉跌每TEU22美元至1507美元。
近洋線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關東每TEU運價較前週分別跌七美元與兩美元,遠東至東南亞每TEU跌三美元,遠東至韓國每TEU運價下跌八美元。
據稱,美東線出現巴拿馬運河塞船現象支撐美國線運價續漲,而歐洲市場需求仍然低迷及新增兩萬TEU超大型貨櫃船陸續交付營運,使得歐洲線運價上漲不易。所以傳統旺季到來,主要船公司減班策略及推漲運價,如麥司克、達飛在七、八月兩度調高歐洲與北美線運價,赫伯羅德最近也宣佈繼本(八)月15日起調漲部分航線運價後,九月一日起將對北美線徵收旺季附加費。
另今年以來的旱情影響巴拿馬運河通行且塞船狀況影響市場運能,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近日宣佈將通行船舶數量從每日36艘降至32艘且持續至2024年,同時實施載重限制要求通行船舶減重40%。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