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估運價見底恐延至Q2或Q3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3/05/10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多家航運公司與貨代公司原本預計,運價會在今(二○二三)年第一季見底,但隨著歐美經濟趨緩、貨量並未明顯增加,航運公司將持續調控艙位以穩定運價,靜待景氣復甦,目前航運業最新預估是運價見底將延後至今年第二季,甚至不排除到第三季。
航運分析師指出,由於全球經濟趨緩,通貨膨脹、俄烏戰爭等市場變數多,貨櫃航運公司因應歐美貨載需求疲弱,為穩定運價必會採取抽艙、加價重複操作,直到第三季傳統旺季歐美補貨、年終節慶新訂單到來。
據上海航交所五月五日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SCFI指數上週下跌一點四四點,至九百九十八點二九點,跌幅零點一四%,儘管是兩週連跌,但跌幅較之前一週的三點六%明顯收窄,且歐美主要航線漲跌幅度都不超過一%,顯示運價基本接近見底。
遠東到美西線上週每FEU運價一千四百五十三美元,與之前一週持平;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下跌廿二美元,至二千三百九十六美元,跌幅從之前一週的三點六七%收窄至零九一%。歐洲線運價也連跌兩週,每TEU運價下跌六美元,至八百七十五美元,跌幅從之前一週的零點二三%擴大至零點六八%;而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續漲七美元,至一千六百一十六美元,漲幅零點四四%。
近洋線部分,遠東到日本關西及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與之前一週呈現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較之前一週下跌二美元,跌幅一點零九%;遠東到韓國線則較之前一週下跌三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歐美線長約運價均已擬定,運價大致見低檔支撐。其中,五月生效的美西線合約運價約為一千五百至一千六百美元/FEU,美東線約為二千五百至二千六百美元/FEU,相較去年平均約八千美元的合約價格,降幅高達八十%,基本回到疫情前水準。至於歐洲線,2M與海洋聯盟約為一千三百至一千三百五十美元/TEU,THE Alliance聯盟約一千二百美元/TEU。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陽明海運4月營收 月減14.57%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2023/05/10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明海運)今(二○二三)年四月單月營收為一百一十點四三億元,較三月營收減少十八點八四億元,減幅為十四點五七%,較去年同期營收減少新台幣二百五十八點二一億元,減幅為七十點零四%。二○二三年全年累計至今營收為台幣四百七十九點九七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新台幣一千四百三十五點六九億元,減少新台幣九百五十五點七二億元,減幅為六十六點五七%。
陽明海運二○二三年四月營收簡要說明:
受市場供需影響,運價持續下跌所致。
營運展望
一、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二○二三年供給成長為八點三%,需求成長為一點四%;二○二四年供給成長為八點九%,需求成長為二點二%。資料來源:Alphaliner Monthly Monitor April 2023。
二、市場運價情況
依據SCFI(上海航運交易所綜合指數),截至二○二三年四月廿八日之當週指數數據為一千,較上月上漲八%,主要東西向航線運價仍低迷,等五一長假結束後就會日益明朗化,不過長約價已經大致底定。西北歐線運價為每TEU八百八十一美元,與上個月微幅上漲二%;地中海線運價為每TEU一千六百零九美元,與上個月持平;美西線運價為每FEU一千四百五十三美元,較上月上漲廿七%;美東線為每FEU二千四百一十八美元,較上月上漲二十%。資料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截至二○二三年四月廿八日)註:上海出口至美西(基本港)、美東(基本港)以FEU計價,其餘以TEU計價。
三、市場概況
1.貿易出口訂單需求仍待庫存消化,加上升息及金融市場震盪持續,影響經濟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雖於五月二日調升二○二三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測零點三%,至四點六%,看好亞洲區域經濟成長,但也示警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2.美西碼頭勞資談判雖已在部分議題達成初步協議,然關鍵議題仍需持續協商,暫無實質進展。
3.根據Alphaliner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廿四日,全球約有四點四%貨櫃船隊(一百一十七萬TEUS)處於閒置狀態,較近期高峰六點四%(一百六十八萬TEUS)持續減少,主要為七千五百TEUS至一萬二千五百TEUS及一萬二千五百TEUS以上船型重新回到市場。隨著整體市場美線合約已換約完成及五一勞動節後運力供給逐漸恢復,航運市場變化仍需謹慎應對。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長榮海運 4月營收223.37億元 月增2.07%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2023/05/10
長榮海運昨(九)日公告四月份合併營收,單月營收二二三·三七億元,較上月營收增加四·五二億元(增幅二·○七%),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三三八·六三億元(減幅六○·二五%),累計今年度前四月合併營收為八九一·六三億元(減幅六○·七三%)。
四月份整體運價與出口貨量略有回溫,後市仍須視全球政經發展、庫存去化情形與各區域供需變化影響而定,預計未來市場復甦態勢審慎樂觀。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消費需求降溫 全球海運4月到港訂單減半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3/05/10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供應鏈熱圖供應商Freight Waves SONAR最新資料顯示,今(二○二三)年四月全球所有港口出發與抵達美國所有港口的海運訂單較去年同月下降一半,隨著貨物減,卡車與鐵路貨運量也大幅回落。
消息指出,從近期美國航空、物流企業最新財報可看出美國需求面臨壓力,近期包含航空、公路在內的多家運輸企業公布最新財報大幅不及預期,顯示消費需求正存有降溫風險。道鐘斯運輸綜指追蹤航空、卡車運輸、海運、快遞服務與物流等行業的二十檔美國運輸股,自今年二月初觸及高點以後,該指數已明顯落後於大盤,轉折點跡象也越來越強烈。道鐘斯運輸綜指走勢落後於大盤,顯示運輸與物流業呈現一些問題。
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四月發布最新「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指,受俄烏戰爭及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緊縮的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影響,全球商品貿易量二○二二年成長二點七%,今年貿易量預計將成長一點七%。
美國最大的卡車運輸與物流公司J.B. Hunt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淨利潤下降幅度超過預期,公司總裁Shelley Simpson強調,貨運正面臨衰退中。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經濟學家認為,受通貨膨脹高漲影,美國民眾都在縮減開支,例如減少購買房地產、汽車、家用電器及旅行,顯示消費者對未來呈現悲觀態度,近期矽谷銀行等銀行相繼關閉,也影響消費者信心。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四月下旬發布資料顯,美國二○二三年第一季GDP與去年第四季相比成長一點一%,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二%,較去年四季度二點六%增幅有所趨緩,且已連續兩個季呈現趨緩。美國華爾街的多數經濟學家分析,美國股市走勢不穩定,代表美國經濟正走向衰退。
另美聯儲五月三日宣布,再次加息廿五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五%至五點二五%,此為美聯儲自二○二二年三月進入這波加息週期以後第十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五百個基點。
分析師認為,美國加息週期下商業活動疲軟的影響很可能在今年第二季之後持,而衡量美國商業週期的諮商會領先指標已連續十二個月呈現下跌,並創下二○二○年十一月以後的最低水準,上次該指標呈現類似走勢,即二○○八年金融危機期間。諮商會商業週期指標高級經理莫妮卡(Justyna Zabinska La Monica)解釋,分項指標與未來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一致,預料未來幾個月經濟疲軟將更為嚴重,同時在美國經濟廣泛蔓延開來,衰退也將從今年中開始。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陽明海運:貿易訂單需求待庫存消化市場運價下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發布截至上(四)月份營收報告指出,貿易出口訂單需求仍待庫存消化,加上升息及金融市場震盪影響經濟復甦,受市場供需影響運價持續下跌。
陽明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雖於本(五)月二日調升2023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測0.3%至4.6%,看好亞洲區域經濟成長,但也示警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美西碼頭勞資談判雖已在部分議題達成初步協議,然關鍵議題仍需持續協商,暫無實質進展。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供給成長為8.3%,需求成長為1.4%;2024年供給成長為8.9%,需求成長為2.2%。依據SCFI(上海航運交易所綜合指數),截至2023年四月28日之當週指數數據為1,000,較前月上漲8%,主要東西向航線運價仍低迷,等五一長假結束後就會日益明朗化,不過長約價已經大致底定。西北歐線運價為每TEU 881美元,與前月微幅上漲2%;地中海線運價為每TEU 1,609美元與前月持平;美西線運價為每FEU 1,453美元亦較前月上漲27%;美東線為每FEU 2,418美元較前月上漲20%。
另按Alphaliner統計,截至今年四月24日,全球約有4.4%貨櫃船隊(117萬TEUS)處於閒置狀態,較近期高峰6.4%(168萬TEUS)持續減少,主要為7,500TEUS-12,500TEUS及12,500TEUS以上船型重新回到市場。隨著整體市場美線合約已換約完成及五一勞動節後運能供給逐漸恢復,航運市場變化仍需謹慎應對。
該公司四月單月營收為新台幣110.43億元,較三月營收減少18.84億元,減幅為14.57%,較去年同期營收減少新台幣258.21億元減幅則達70.04%。2023年累計至今營收為台幣479.97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新台幣1,435.69億元減少新台幣955.72億元,減幅為66.57%。基本上受市場供需影響,運價持續下跌所致。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台驊控股第一季淨利率回升每股盈餘1.81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驊國際控股董事會通過今年第一季營運概況及財報,該公司指出,台驊控股第一季毛利率及淨利率已明顯回升。
台驊表示,受到全球運價持續低迷,終端零售庫存去化緩慢導致整體航運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首季合併營收為33.7億元,營業毛利為7.8億元,稅後淨利2.64億元,每股盈餘1.81元,雖整體表現較去年同期下降,但與去年第四季相較,毛利率及淨利率已明顯回升至23.17%及7.84%,分別季增18.05%、144.52%。主要原因為慎選高毛利客戶,並嚴格控管費用所致。
全球經濟環境仍受到戰爭、通膨、地緣政治風險三大要素影響,俄烏戰爭對於全球供應鏈、能源與糧食危機持續帶來威脅,同時潛在推升全球通貨膨脹,為此自2022年起各國加速升息打擊通膨但也同時抑制了民眾的購買力,導致企業去化庫存成效不佳並降低投資意願;而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對於中國企業持續建立技術壁壘限制與制裁,進一步推升了地緣政治風險及加速供應鏈重組及移轉。
台驊分析說,根據 Container x Change的數據,2023 年第一季全球航運支付的平均價格下降了14%,其中北美降幅最大;SCFI運價指數跌至906點回落2019年疫情前水平,在各大航商為緩和運價下跌壓力嚴格執行控艙及成本控管,近期成功調漲美國線運價後為市場對長約簽立注入一劑強心針,近期SCFI指數跌深返彈重返千點關卡,美西線運價回升至1,500美元,美東線運價同步站回2,500美元水平。台驊第一季海運營收為新台幣19.59億,主要受到運價下跌及庫存去化緩慢影響,運能需求疲弱,四月起拉貨需求有逐步回升跡象,同時中國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達4.5%優於市場預期,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復甦,預期將同步提升整體市場運力需求。
展望第二季,首先要關注的就是新年度開始的美國線新合約運價,將會決定航運市場下半年營運走向,四月份已有航商順利調漲合約報價,同時美西及美東線報價亦止跌反彈回到美金1,500元及2,500元上下,預期新合約運價雖較去年大幅下滑,但仍優於市場預期。全球經濟雖仍受到戰爭、通膨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但中國第一季經濟數據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單後,有助於全球庫存去化,加速製造業供應鏈及倉儲物流業景氣復甦。國際貿易市場受到中美貿易影響,供應鏈持續進行重組及轉移,根據Alix Partners於2023年三月發布貨櫃航運展望,東南亞及印度的國際貿易正在增長,主因為過往嚴重依賴中國製造業的公司正在推動採購多元化措施。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