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聯運有限公司榮獲財政部關務署評鑑為113度第一類績優報關公司 專營港澳 大陸線 東南亞 日韓 歐美 紐澳 全球海空運物流及海運進出口報關 華盛報關有限公司榮獲基隆市政府第七十三屆績優營業人獎

航運消息

SHIPPING NEWS航運新聞 2023/3/31(香港2月份櫃量降幅縮小連續8個月負成長、ZEX服務遭撤除 ZIM再次退出太平洋西南航線航、商多認為俄烏戰爭即將結束-貨櫃&散裝都將受惠)

分享到

中華日報 2023/03/31

香港2月份櫃量降幅縮小連續8個月負成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香港海運港口局統計,香港上(二)月份貨櫃量已較去(2022)年同月降幅縮小,且單月櫃量超過前(一)月,但係該港自去年七月份連續八個月櫃量負成長。

該局統計,香港上月櫃量為103.2萬TEU比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一點八,稍高於一月份的102.9萬TEU,累計今年一至二月櫃量206.1萬TEU,比去年同期持續減少百分之九點三。

以櫃量結構比較,前兩月葵青貨櫃碼頭佔163.6萬TEU較去年同期呈現百分之十六點四兩位數降幅,但包括內河及中流作業櫃量以42.5萬TEU較去年同期年增34.6%。

 

中國船協發佈修船產業白皮書介紹市場發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發佈《修船產業白皮書(2022)》。

為促進社會各界對中國大陸修船產業有更全面的瞭解,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修船分會編寫發佈《中國修船產業白皮書(2022)》供業界參考。白皮書包括兩大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介紹中國修船產業2021年年度情況概覽,包括:市場發展情況、年度行業排名、產能情況、修船塢年度負荷情況、修船綠色裝備分佈情況。

第二部分題目是“2021產業聚焦”,包括:修船央企年度亮點、各省市修船年度亮點、各修船企業年度亮點、2021年度修船競爭力分析、2021年度中國船舶報修船專欄、2021年度《中國修船》修船論文、2021年度網路媒體修船專稿摘錄等。

白皮書指出,世界修船產業發展經歷廿世紀70年代修船中心在歐美,廿世紀80~90年代修船中心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前兩個階段後,進入廿一世紀,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世界航運船隊的擴大和船舶數量的增加,同時世界商船隊出現老化態勢,加上世界各國對安全和環保的日益重視,修船產業呈現繁榮景象,逐步形成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和東南亞為修船中心的新階段。

 

海關新造海雄艇5月交船執行查緝任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強化港區巡緝及海上走私查緝量能,推動海關巡緝艇汰舊換新計畫,自106年起即著手規劃建造4艘100噸級巡緝艇,汰換部分現有老舊巡緝艇,新艇由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承造,第4艘新造巡緝艇「海雄艇」順利完成海上公試,該艇各項裝備及船艇性能測試結果均符合契約規範,預計今(112)年5月交船配屬高雄關,執行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4艘巡緝艇新造案執行迄今已進入尾聲,在海關同仁共同努力下,計畫推行順利。首艘新造巡緝艇「海隆艇」111年8月31日交船服勤,配屬基隆關執行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第2艘「海鷹艇」同年12月29日交船服勤,配屬高雄關執行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第3艘「海格艇」於112年3月7日交船服勤,配屬臺中關執行中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

關務署也指出,新巡緝艇具輕量、高速、高耐波力及高續航力等特性,配有夜視偵查系統,能提升人員及船艇安全性,強化邊境查緝效能,有效嚇阻海上走私,為海關海上查緝再添生力軍,展現海關堅定守護國家海上門戶的決心。

 

台灣新生報 2023/03/31

ZEX服務遭撤除 ZIM再次退出太平洋西南航線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以星航運(Zim)將於三月底撤回其在二○二○年貨運市場高峰期推出的eCommerce Xpress(ZEX)服務。

消息指出,ZEX的停止,意味這家以色列貨櫃定期航線營運商將不再於美國洛杉磯停靠,並將恢復其對太平洋西北地區與美國東海岸的傳統航線。

貨櫃航運諮詢公司Linerlytica表示,ZEX的最後一次航行預計在今年三月三十日,四千二百五十三TEU「Alexander Bay」號,將在韓國釜山完成目前的航行。

資料顯示,ZEX於二○二○年六月推出,以因應跨太平洋航線日益成長的需求,因為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出現物流瓶頸。ZEX最初設計只停靠洛杉磯大鏟灣鹽田,往返三十五天,使用五艘四千二百五十TEU的貨櫃船。

ZEX代表Zim在二○○四年第一次退出航線後重返太平洋西南航線,因為它主要關注美國西海岸的太平洋西北航線及與美國東海岸的傳統航線相連接。

分析師認為,ZEX成功推出,導致另兩個太平洋西南航線的推出,即二○二一年三月的Zim東南亞電子商務Xpress(ZX2與二○二一年五月的Zim中國華中電子商務Xpress(ZX3)。不過嚴重的港口堵塞美國西海岸迫使公司於二○二二年三月放棄ZX2及ZX3航線,合併ZEX航線,經修改後沿途掛靠寧波廈門―鹽田―洛杉磯―釜山―寧波

Zim發言人強調,ZEX是一項專為電子商務設計的優質服務,由於需求變化,已暫停服務直到另行通知為止。該公司不斷審查與調整服務,這些變化是靈活運作的作法,因為他們關注航運市場的最新動態。

 

Alphaliner:全球運能市占率逾10%航運公司僅4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 WSC)引用Alphaliner數據顯示,沒有一家承運商的運能市占率超過二十%,在整個航運業中,運能市占率超過十%的航運公司只有四家(包括地中海航運、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及中遠海運集團),全球運能市占率超過五%的營運商也只有七家。

WSC指出,全球十家最大海運公司,全部是經營外國國旗船舶的外國公司控制八十%以上的航運,共同控制沿線運能。

此一論點被用來在上屆美國國會中提出類似改革法案,但並未獲得大量支持。美國眾議員科斯塔(Jim Costa)在介紹他最新立法倡議時認為,長期以來外國航運壟斷企業操縱海運業並採用不公平的貿易作法,傷害美國出口商與消費者,他們看到船期延誤、港口堵塞及空貨櫃離開美國港口,這是不公平的,且會增加成本,他立法主張,將追究外國壟斷企業責任,降低成本,並為海運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科斯塔眾議員(Jim Costa)所領導的五位來自加州的美國立法者提出,遠洋運輸反托拉斯法案,該法案將廢除所有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對外國海運承運人的豁免。該法案支持內容是,它將解決損害美國企業、生產商與消費者的不公平作法。

眾議員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也認為,懸掛外國旗的貨船,進入美國市場提供給消費者是一種特權,而非一種權利。他表示,去年法案確實還不夠,認為國會須恢復美國港口的平衡,解決美國與中國及其他國家長期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大企業需要遵守規則,懸掛外國國旗的海運承運人享有聯邦豁免沒有其他運輸部門享有的反托拉斯法。

眾議員強調,免除承運人反壟斷條款的法案將減少串聯與反競爭的商業行為、不合理與單方面的貨櫃費率上漲及過高滯留費。儘管去年對《航運法》(Shipping Act)進行修訂。但發起人強調,承運人仍拒絕以任何價格預訂美國出口貨物,例如農產品。他們表示,進一步的修正案將解除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與聯邦海事委員會保護美國出口商、託運人及消費者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侵害的努力。

 

臺巴商機 進軍搶攻智慧城市新商機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巴西市政團及產業團共計三十八位代表來臺參加「二○二三年智慧城市展」,為迎接此一大規模的拉丁美洲商業訪團帶來的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舉辦「臺巴西智慧產業供應鏈:國際商機研討會及貿洽媒合會」,為臺灣智慧產業進軍巴西智慧城市作準備,並透過直接洽談方式增進臺巴兩國智慧產業深度交流。

貿易局主任秘書戴婉蓉致詞時表示,巴西工業發展在南美洲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我多家資通訊(ICT)及物聯網業者早已前往巴西投資布局,臺巴(西)產業供應鏈早已於巴西在地化,盼未來雙方可共同開發南美洲市場,創造有利臺巴(西)雙贏局勢。

為進一步加強雙方業者交流,台北市電腦公會分別與巴西B&A律師聯盟協會、Trino Polo資訊協會及Mobicaxias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促進雙方合作發展智慧城市。另邀請巴西Mobicaxias商會秘書長Rogerio Rodrigues及研華科技拉美區域業務經理林宏傑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巴西智慧城市及數位政府商機,以及透過物聯網加速智慧城市轉型的願景。

巴西我國在南美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去(一一一)年雙邊貿易總額達三八·二三億美元,貿易局將持續協助雙方業者互動交流,並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關係。此次會中亦邀請有意開拓南美巿場的臺灣企業一起參加開拓契機,會後亦特別安排臺巴雙方業者在「城市規劃」、「智慧農業」、「智慧運輸」等領域進行商業媒合,吸引雙方總共三十餘家企業進行四十餘個場次洽談。

 

KCC採5關鍵手段拚2030年碳強度降低45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在挪威奧斯陸上市的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ASA(KCC)首席執行長Engebret Dahm表示,他們目標是到二○三○年碳強度,較二○一八年降低四十五%,主要是由於效率的明顯提高。

Dahm強調,他們的聯合交易已比競爭對手降低三十%至四十%的碳強度,他們處於領先與中心位置向具有成本效益的低碳航運過渡。

資料顯示,KCC於二○二○年發布第一個環境戰略三年後,航運業落後於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二○三○年目標,因為新燃料、技術選擇與可用性及未來監管架構仍具有高度不確定。對此Dahm評論,有鑑於航運業的不確定性,目前重點是透過提高效率,實現可持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脫碳,也為未來向新燃料過渡做好準備。他們的脫碳過程,是以聯合營運商為起點,正全力達成修改後的目標。

與二○一八年相比將碳強度降低四十五%,KCC將採用以下關鍵手段實現此一目標:

一、優化交易效率,認為客戶協作至關重要,與可持續性相關的貨運合約可能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影子碳定價在內的新交易規則將增加對碳效率最高的交易的激勵;二、完美的航行效率,將船隊數位化及對船上與陸上人員的持續投資;三、提高能效,繼續在船隊中部署新的能效措施;四、導入生物燃料,可持續生物燃料應至少占燃料組合的十五%;五、更新船隊,逐步採用零排放燃料與船舶更新船隊,目標是在二○三○年引進第一艘零排放船舶;六、尋求監管與客戶支持推動。

 

 

航商多認為俄烏戰爭即將結束 貨櫃、散裝都將受惠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海運界高階多認為,俄烏戰爭即將結束,散裝與貨櫃船公司都將受惠,丹麥馬士基航運也已傳出將透過集貨船開闢黑海航線,迎接戰後重建需求;陽明海運高階表示,公司原經營有黑海航線,隨時可以視狀況恢復黑海集貨船業務;裕民航運高階則指出,公司業務以中國大陸為主,但俄烏停戰對整體市場是有利的。

昨(31)日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在基隆港務分公司演講時,談到俄烏戰爭,他表示,如果俄烏戰爭在今年上半年結束,歐洲國家消費者就有能力恢復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有助於帶動今年下半年的貨量需求。

戰後的重建需求也會湧現,俄羅斯有天然氣、有石油有穀物,停戰有助降低這些大宗原物料的價格回落,一旦物價下跌,民眾的購買力就會提高,歐洲國家也會積極援助烏克蘭重建,不論是散裝或貨櫃航運市場都能受惠,尤其是地中海航線與經黑海至烏克蘭的航線,船公司需要儘早做好準備。

裕民航運高階則指出,公司業務重心是在中國大陸,不過公司客戶認為俄烏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就俄羅斯來說,該國資源豐富,不缺什麼,烏克蘭估計就需要較長整理時間。

一家散裝船公司高階則指出,俄烏都是大宗貨輸出國,像俄羅斯的小麥佔全球20%產量,戰爭或許讓產量變少,停戰後還是可以見到恢復一定比例的輸出,最重要的是有助大宗原物料售價下跌,改善全球經濟。

四維航運高階則認為,俄烏停戰後百業待興,不論是礦場復工,或是穀物耕種,都需要一段時間,不能期待市場會立刻好轉,就像中國大陸解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到經濟復甦。

陽明海運高階也指出,俄烏都屬於較小的市場,不能期待過高,不過俄羅斯天然氣、煤炭對歐洲國家來說很重要,能源不缺,工業生產就會恢復得快。

謝志堅則提醒,俄烏停戰雖然對海運市場有利,但是貨櫃船噸今年增長幅度高達8.2%,需求估成長1.4%,需求即使因俄烏停戰拉高,船噸還是過剩,只能說市場是倒吃甘蔗,漸入佳境,但甘蔗並不甜,船公司要靠艙位調控改善運力過剩問題。

散裝船公司高階則認為,俄烏停戰對散裝船助益會最明顯,因為今年散裝船需求與供給的成長率估計都是1.5%,俄烏停戰有利需求提高,而明年供給估計是為-0.1%,需求是2%,估計散裝船運市場可以大好三年。

 

東方航空4月起 恢復南京直飛台灣航線

聯合報/ 記者葉文義

據中新網從大陸東方航空江蘇公司獲知,2023年4月起,東方航空將恢復南京直飛台灣航線。

據報導,從4月18日起,由MU5001執飛的南京-台北(桃園)航班每天一班,自14時45分從南京起飛,預計16時50分抵達桃園機場;MU5002執飛的台北(桃園)-南京航班每天一班,自17時50分從桃園機場起飛,20時10分抵達南京。

從4月19日起,由MU2945執飛的南京-高雄航班每週三、週五、周日自7時45分從南京起飛,10時10分抵達高雄;由MU2946執飛的高雄-南京航班每週三、週五、周日自11時10分從高雄起飛,13時45分抵達南京。

從4月24日起,由MU2981執飛的南京-台北(桃園)航班每週一7時45分從南京起飛,9時50分抵達;由MU2982執飛的台北(桃園)-南京航班每週一10時50分從桃園機場起飛,13時05分抵達南京。

東航江蘇公司還計畫恢復南京-台中、無錫-台北(桃園)、無錫-高雄等航線。

中華日報 2023/03/31

香港2月份櫃量降幅縮小連續8個月負成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香港海運港口局統計,香港上(二)月份貨櫃量已較去(2022)年同月降幅縮小,且單月櫃量超過前(一)月,但係該港自去年七月份連續八個月櫃量負成長。

該局統計,香港上月櫃量為103.2萬TEU比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一點八,稍高於一月份的102.9萬TEU,累計今年一至二月櫃量206.1萬TEU,比去年同期持續減少百分之九點三。

以櫃量結構比較,前兩月葵青貨櫃碼頭佔163.6萬TEU較去年同期呈現百分之十六點四兩位數降幅,但包括內河及中流作業櫃量以42.5萬TEU較去年同期年增34.6%。

 

中國船協發佈修船產業白皮書介紹市場發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發佈《修船產業白皮書(2022)》。

為促進社會各界對中國大陸修船產業有更全面的瞭解,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修船分會編寫發佈《中國修船產業白皮書(2022)》供業界參考。白皮書包括兩大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介紹中國修船產業2021年年度情況概覽,包括:市場發展情況、年度行業排名、產能情況、修船塢年度負荷情況、修船綠色裝備分佈情況。

第二部分題目是“2021產業聚焦”,包括:修船央企年度亮點、各省市修船年度亮點、各修船企業年度亮點、2021年度修船競爭力分析、2021年度中國船舶報修船專欄、2021年度《中國修船》修船論文、2021年度網路媒體修船專稿摘錄等。

白皮書指出,世界修船產業發展經歷廿世紀70年代修船中心在歐美,廿世紀80~90年代修船中心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前兩個階段後,進入廿一世紀,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世界航運船隊的擴大和船舶數量的增加,同時世界商船隊出現老化態勢,加上世界各國對安全和環保的日益重視,修船產業呈現繁榮景象,逐步形成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和東南亞為修船中心的新階段。

 

海關新造海雄艇5月交船執行查緝任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強化港區巡緝及海上走私查緝量能,推動海關巡緝艇汰舊換新計畫,自106年起即著手規劃建造4艘100噸級巡緝艇,汰換部分現有老舊巡緝艇,新艇由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承造,第4艘新造巡緝艇「海雄艇」順利完成海上公試,該艇各項裝備及船艇性能測試結果均符合契約規範,預計今(112)年5月交船配屬高雄關,執行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4艘巡緝艇新造案執行迄今已進入尾聲,在海關同仁共同努力下,計畫推行順利。首艘新造巡緝艇「海隆艇」111年8月31日交船服勤,配屬基隆關執行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第2艘「海鷹艇」同年12月29日交船服勤,配屬高雄關執行南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第3艘「海格艇」於112年3月7日交船服勤,配屬臺中關執行中部港區及海域查緝任務。

關務署也指出,新巡緝艇具輕量、高速、高耐波力及高續航力等特性,配有夜視偵查系統,能提升人員及船艇安全性,強化邊境查緝效能,有效嚇阻海上走私,為海關海上查緝再添生力軍,展現海關堅定守護國家海上門戶的決心。

 

台灣新生報 2023/03/31

ZEX服務遭撤除 ZIM再次退出太平洋西南航線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以星航運(Zim)將於三月底撤回其在二○二○年貨運市場高峰期推出的eCommerce Xpress(ZEX)服務。

消息指出,ZEX的停止,意味這家以色列貨櫃定期航線營運商將不再於美國洛杉磯停靠,並將恢復其對太平洋西北地區與美國東海岸的傳統航線。

貨櫃航運諮詢公司Linerlytica表示,ZEX的最後一次航行預計在今年三月三十日,四千二百五十三TEU「Alexander Bay」號,將在韓國釜山完成目前的航行。

資料顯示,ZEX於二○二○年六月推出,以因應跨太平洋航線日益成長的需求,因為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出現物流瓶頸。ZEX最初設計只停靠洛杉磯大鏟灣鹽田,往返三十五天,使用五艘四千二百五十TEU的貨櫃船。

ZEX代表Zim在二○○四年第一次退出航線後重返太平洋西南航線,因為它主要關注美國西海岸的太平洋西北航線及與美國東海岸的傳統航線相連接。

分析師認為,ZEX成功推出,導致另兩個太平洋西南航線的推出,即二○二一年三月的Zim東南亞電子商務Xpress(ZX2與二○二一年五月的Zim中國華中電子商務Xpress(ZX3)。不過嚴重的港口堵塞美國西海岸迫使公司於二○二二年三月放棄ZX2及ZX3航線,合併ZEX航線,經修改後沿途掛靠寧波廈門―鹽田―洛杉磯―釜山―寧波

Zim發言人強調,ZEX是一項專為電子商務設計的優質服務,由於需求變化,已暫停服務直到另行通知為止。該公司不斷審查與調整服務,這些變化是靈活運作的作法,因為他們關注航運市場的最新動態。

 

Alphaliner:全球運能市占率逾10%航運公司僅4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 WSC)引用Alphaliner數據顯示,沒有一家承運商的運能市占率超過二十%,在整個航運業中,運能市占率超過十%的航運公司只有四家(包括地中海航運、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及中遠海運集團),全球運能市占率超過五%的營運商也只有七家。

WSC指出,全球十家最大海運公司,全部是經營外國國旗船舶的外國公司控制八十%以上的航運,共同控制沿線運能。

此一論點被用來在上屆美國國會中提出類似改革法案,但並未獲得大量支持。美國眾議員科斯塔(Jim Costa)在介紹他最新立法倡議時認為,長期以來外國航運壟斷企業操縱海運業並採用不公平的貿易作法,傷害美國出口商與消費者,他們看到船期延誤、港口堵塞及空貨櫃離開美國港口,這是不公平的,且會增加成本,他立法主張,將追究外國壟斷企業責任,降低成本,並為海運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科斯塔眾議員(Jim Costa)所領導的五位來自加州的美國立法者提出,遠洋運輸反托拉斯法案,該法案將廢除所有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對外國海運承運人的豁免。該法案支持內容是,它將解決損害美國企業、生產商與消費者的不公平作法。

眾議員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也認為,懸掛外國旗的貨船,進入美國市場提供給消費者是一種特權,而非一種權利。他表示,去年法案確實還不夠,認為國會須恢復美國港口的平衡,解決美國與中國及其他國家長期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大企業需要遵守規則,懸掛外國國旗的海運承運人享有聯邦豁免沒有其他運輸部門享有的反托拉斯法。

眾議員強調,免除承運人反壟斷條款的法案將減少串聯與反競爭的商業行為、不合理與單方面的貨櫃費率上漲及過高滯留費。儘管去年對《航運法》(Shipping Act)進行修訂。但發起人強調,承運人仍拒絕以任何價格預訂美國出口貨物,例如農產品。他們表示,進一步的修正案將解除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與聯邦海事委員會保護美國出口商、託運人及消費者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侵害的努力。

 

臺巴商機 進軍搶攻智慧城市新商機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巴西市政團及產業團共計三十八位代表來臺參加「二○二三年智慧城市展」,為迎接此一大規模的拉丁美洲商業訪團帶來的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舉辦「臺巴西智慧產業供應鏈:國際商機研討會及貿洽媒合會」,為臺灣智慧產業進軍巴西智慧城市作準備,並透過直接洽談方式增進臺巴兩國智慧產業深度交流。

貿易局主任秘書戴婉蓉致詞時表示,巴西工業發展在南美洲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我多家資通訊(ICT)及物聯網業者早已前往巴西投資布局,臺巴(西)產業供應鏈早已於巴西在地化,盼未來雙方可共同開發南美洲市場,創造有利臺巴(西)雙贏局勢。

為進一步加強雙方業者交流,台北市電腦公會分別與巴西B&A律師聯盟協會、Trino Polo資訊協會及Mobicaxias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促進雙方合作發展智慧城市。另邀請巴西Mobicaxias商會秘書長Rogerio Rodrigues及研華科技拉美區域業務經理林宏傑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巴西智慧城市及數位政府商機,以及透過物聯網加速智慧城市轉型的願景。

巴西我國在南美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去(一一一)年雙邊貿易總額達三八·二三億美元,貿易局將持續協助雙方業者互動交流,並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關係。此次會中亦邀請有意開拓南美巿場的臺灣企業一起參加開拓契機,會後亦特別安排臺巴雙方業者在「城市規劃」、「智慧農業」、「智慧運輸」等領域進行商業媒合,吸引雙方總共三十餘家企業進行四十餘個場次洽談。

 

KCC採5關鍵手段拚2030年碳強度降低45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在挪威奧斯陸上市的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ASA(KCC)首席執行長Engebret Dahm表示,他們目標是到二○三○年碳強度,較二○一八年降低四十五%,主要是由於效率的明顯提高。

Dahm強調,他們的聯合交易已比競爭對手降低三十%至四十%的碳強度,他們處於領先與中心位置向具有成本效益的低碳航運過渡。

資料顯示,KCC於二○二○年發布第一個環境戰略三年後,航運業落後於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二○三○年目標,因為新燃料、技術選擇與可用性及未來監管架構仍具有高度不確定。對此Dahm評論,有鑑於航運業的不確定性,目前重點是透過提高效率,實現可持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脫碳,也為未來向新燃料過渡做好準備。他們的脫碳過程,是以聯合營運商為起點,正全力達成修改後的目標。

與二○一八年相比將碳強度降低四十五%,KCC將採用以下關鍵手段實現此一目標:

一、優化交易效率,認為客戶協作至關重要,與可持續性相關的貨運合約可能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影子碳定價在內的新交易規則將增加對碳效率最高的交易的激勵;二、完美的航行效率,將船隊數位化及對船上與陸上人員的持續投資;三、提高能效,繼續在船隊中部署新的能效措施;四、導入生物燃料,可持續生物燃料應至少占燃料組合的十五%;五、更新船隊,逐步採用零排放燃料與船舶更新船隊,目標是在二○三○年引進第一艘零排放船舶;六、尋求監管與客戶支持推動。

 

 

航商多認為俄烏戰爭即將結束 貨櫃、散裝都將受惠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海運界高階多認為,俄烏戰爭即將結束,散裝與貨櫃船公司都將受惠,丹麥馬士基航運也已傳出將透過集貨船開闢黑海航線,迎接戰後重建需求;陽明海運高階表示,公司原經營有黑海航線,隨時可以視狀況恢復黑海集貨船業務;裕民航運高階則指出,公司業務以中國大陸為主,但俄烏停戰對整體市場是有利的。

昨(31)日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在基隆港務分公司演講時,談到俄烏戰爭,他表示,如果俄烏戰爭在今年上半年結束,歐洲國家消費者就有能力恢復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有助於帶動今年下半年的貨量需求。

戰後的重建需求也會湧現,俄羅斯有天然氣、有石油有穀物,停戰有助降低這些大宗原物料的價格回落,一旦物價下跌,民眾的購買力就會提高,歐洲國家也會積極援助烏克蘭重建,不論是散裝或貨櫃航運市場都能受惠,尤其是地中海航線與經黑海至烏克蘭的航線,船公司需要儘早做好準備。

裕民航運高階則指出,公司業務重心是在中國大陸,不過公司客戶認為俄烏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就俄羅斯來說,該國資源豐富,不缺什麼,烏克蘭估計就需要較長整理時間。

一家散裝船公司高階則指出,俄烏都是大宗貨輸出國,像俄羅斯的小麥佔全球20%產量,戰爭或許讓產量變少,停戰後還是可以見到恢復一定比例的輸出,最重要的是有助大宗原物料售價下跌,改善全球經濟。

四維航運高階則認為,俄烏停戰後百業待興,不論是礦場復工,或是穀物耕種,都需要一段時間,不能期待市場會立刻好轉,就像中國大陸解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到經濟復甦。

陽明海運高階也指出,俄烏都屬於較小的市場,不能期待過高,不過俄羅斯天然氣、煤炭對歐洲國家來說很重要,能源不缺,工業生產就會恢復得快。

謝志堅則提醒,俄烏停戰雖然對海運市場有利,但是貨櫃船噸今年增長幅度高達8.2%,需求估成長1.4%,需求即使因俄烏停戰拉高,船噸還是過剩,只能說市場是倒吃甘蔗,漸入佳境,但甘蔗並不甜,船公司要靠艙位調控改善運力過剩問題。

散裝船公司高階則認為,俄烏停戰對散裝船助益會最明顯,因為今年散裝船需求與供給的成長率估計都是1.5%,俄烏停戰有利需求提高,而明年供給估計是為-0.1%,需求是2%,估計散裝船運市場可以大好三年。

 

東方航空4月起 恢復南京直飛台灣航線

聯合報/ 記者葉文義

據中新網從大陸東方航空江蘇公司獲知,2023年4月起,東方航空將恢復南京直飛台灣航線。

據報導,從4月18日起,由MU5001執飛的南京-台北(桃園)航班每天一班,自14時45分從南京起飛,預計16時50分抵達桃園機場;MU5002執飛的台北(桃園)-南京航班每天一班,自17時50分從桃園機場起飛,20時10分抵達南京。

從4月19日起,由MU2945執飛的南京-高雄航班每週三、週五、周日自7時45分從南京起飛,10時10分抵達高雄;由MU2946執飛的高雄-南京航班每週三、週五、周日自11時10分從高雄起飛,13時45分抵達南京。

從4月24日起,由MU2981執飛的南京-台北(桃園)航班每週一7時45分從南京起飛,9時50分抵達;由MU2982執飛的台北(桃園)-南京航班每週一10時50分從桃園機場起飛,13時05分抵達南京。

東航江蘇公司還計畫恢復南京-台中、無錫-台北(桃園)、無錫-高雄等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