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聯運有限公司榮獲財政部關務署評鑑為113度第一類績優報關公司 專營港澳 大陸線 東南亞 日韓 歐美 紐澳 全球海空運物流及海運進出口報關 華盛報關有限公司榮獲基隆市政府第七十三屆績優營業人獎

航運消息

SHIPPING NEWS 航運新聞 2023/03/15 (世界貨櫃指數:亞洲-美國貨櫃運價持續走低 / 服務客戶馬士基航運整合兩個新興市場 / 上海航交所:2月歐美主要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減少 / 陽明:全球供應鏈趨緩歐美市場庫存仍待消化 / 今年前2月出進口值雙降 下滑百分19.2%及13.3%)

分享到

世界貨櫃指數:亞洲-美國貨櫃運價持續走低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線上貨運市場平臺供應商Freightos及德魯里(Drewry)世界貨櫃指數,本週從東亞與中國大陸運往美國兩個海岸的貨櫃運價進一步下跌;美西海岸運費較一年前低約九十三%,比二○一九年的任何一個時期都低三十%;東海岸運費則比去年同期低八十七%。

分析師指出,近期由於美國消費者對商品需求趨緩,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港口堵塞情況已基本消散,本週從亞洲-美國的海運貨櫃運價持續下滑。整體而言,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創建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SCPI)今年二月全球供應鏈壓力大幅下降,目前低於歷史平均水準。

貨運代理Flexport航運分析師表示,在解決COVID-19疫情期間需求激增造成的積壓後,港口現在基本呈現完全開放。Drewry綜合指數本週下跌三%,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八十%。

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計,美國主要貨櫃港口進口貨物量將再次緩慢攀升,但可能會在夏季以前維持在二○二二年的水準以下。

NRF供應鏈與海關政策副總裁Jonathan Gold認為,經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進口將呈現溫和成長。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服務客戶馬士基航運整合兩個新興市場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為加強其綜合營運商策略,並更好為客戶服務,馬士基航運(APM―Maersk)整合兩個新興市場-西、中亞及非洲,以結合成一個IMEA(印度、中東及非洲)區域。

消息指出,這個新區域將涵蓋印度、中東、非洲核心地理區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南非、肯亞、象牙海岸、喀麥隆、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與加納等重要市場。

馬士基IMEA總經理Richard Morgan強調,他們邁向綜合營運商的過程獲得長足進步。展望未來,他認為,目前航運市場狀況不斷變化,尤其在後疫情時代需求呈現疲軟,客戶消費行為不斷改變,對提供有競爭力、可靠及具有彈性的物流需求具有迫切需要。

Morgan表示,公司目標是為客戶供應鏈創造價值,為實現此一目標,須按照多數客戶的地理組織方式發展與組織,不僅可使公司能以統一方式在這些市場取得協同效應,還可透過增強產品與靈活的解決方案,更有效率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資料顯示,IMEA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創建海空運樞紐的天然優勢,連接全球製造與消費市場將使供應鏈更為便利。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上海航交所:2月歐美主要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減少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上海航運交易所表示,中國大陸主要港口今(二○二三)年二月綜合服務水準高效穩定,歐美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停時與在泊停時有所減少。

這項資料統計顯示,中國大陸今年二月九個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停時、在泊停時分別為一點四天(一月為一點七七天)、零點八二天(一月為零點九四天),較一月分別下降廿一點三%及十二點八%,優於其他十一個國外主要港口貨櫃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時(二點二一天、一點七天),其中寧波舟山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一點八四天,較一月下降三十三點六%。

上海航運交易所表示,歐美市場需求出現調整,供應鏈有所鬆動,各主要港口作業情況持續好轉,船舶平均在港停時持續減少。其中,歐洲漢堡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二點一四天,較一月下降零點九%;美西主要港口洛杉磯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四點三六天,較一月下降十二點一%。

資料出處: 台灣新生報 航運新聞

陽明:全球供應鏈趨緩歐美市場庫存仍待消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2023年二月份營收報告指出,上(二)月農曆春節後需求尚未全面復甦,使整體營運量及運價有所下滑。

陽明認為,全球供應鏈壓力雖已趨緩,然而歐美市場庫存仍待消化,再加上主要經濟體為力抗通膨將繼續升息,景氣復甦仍需時間,全球貿易受消費者需求趨緩影響,面對航運市場波動,仍需審慎應對。

陽明公告截至二月營收數字,上月單月營收為新台幣113.09億元,較前(一)月營收減少14.09億元減幅為11.08%,較去(111)年同月營收332.51億元減少219.42億元減幅為65.99%。前兩月累計營收台幣240.26億元,較去年同期之688.41億元減幅達65.10%。

陽明指出,依據SCFI(上海航運交易所綜合指數),截至2023年二月24日之當週指數數據為947較前月下跌8%。西北歐線運價每TEU 882美元較前月下跌13%;地中海線運價每TEU 1,605美元較前月下跌12%;美西線運價每FEU 1,234美元,較前月下跌12%;美東線每FEU 2,391美元,亦較前月下跌14%。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

今年前2月出進口值雙降 下滑百分19.2%及13.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財政部分析今(112)年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在出口方面,2月出口310.5 億美元,較上月減1.5%,較上年同月減17.1%(按新臺幣計算減10.0%);累計1至2月出口62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9.2%(按新臺幣計算減 11.4%)。

進口方面,2月進口287.0億美元,較上月減1.6%,較上年同月減9.4%(按新臺幣計算減1.6%);累計1至2月進口57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3.3%(按新臺幣計算減4.9%)。出入超2月出超2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34.3億美元;累計1至2月出超4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60.2億美元。

財政部分析,由於終端需求不振,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壓抑廠商備料意願,與外銷淡季因素疊加下,2 月出口 310.5億美元、進口287.0億美元,同步下降至近24個月低點。

主要貨品出口多呈頹勢,其中電子零組件受消費性電子市況低迷、供應鏈庫存水位偏高,抑低積體電路、印刷電路等外銷,年減17.8%;傳產貨類中,塑橡膠、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因市場需求收縮、價格普遍較上年同月下跌,各減25.3%、24.1%,化學品因石化原料買氣欠佳,惟藥品出口增加抵消部分減幅,年減14.3%,礦產品則年增13.4%。累計前2月出口,以光學器材、塑橡膠及其製品減逾3成較為疲弱。

主要市場方面,2月僅對日本出口年增1.0%,其餘均呈減勢,以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年減30.2%,跌幅最鉅,主要貨品出口全數下滑;而對美國、東協、歐洲各年減13.7%、11.1%、4.8%。累計1至2月對陸港、東協、美國出口分別下滑31.8%、19.2%、14.1%,皆為近14年同期最大降幅,其中對陸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34.3%,創20年來同期新低;對歐洲、日本出口分別減0.9%、增2.1%。

展望未來,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及數位轉型商機,可望挹注我國出口動能,惟全球通膨、主要經濟體升息壓力仍在,外貿需求持續降溫,加上俄烏戰爭膠著、美中科技爭端等不確定性潛存,國際經濟前景偏向保守,我國上半年出口仍將承受相當壓力,有待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資料出處: 中華日報